和老留在一起的一年

如果真要說  這是我們兩個人一生中

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到處遊山玩水大吃大喝

老留甚至說  這一年的遊山玩水的次數 應該比他過去20年的加總還多

我想 我們都很慶幸碰到彼此  都是愛到處玩 愛到處吃美食的紙箱人XDDDDD

好了 不放閃光了

其實要說的是 遊山玩水的這一年  感想最多的是台灣美景的商業化

隨處一個有山有樹的地方 弄個咖啡廳 鋪個平台 或者搞個小水池  就被說是景點

或者硬要說是生態保育

隨處一個老街  都滿滿是商店  而且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

隨便一個景點 只要有原住民 都會賣山豬肉香腸

哪怕是近到碧潭 或者開車要三四小時才會到的張學良故居

我們都是比較喜歡 自然 原始的人  每次看到這些商業化的結果

心中自然有不少嘆息  但  我們當然也能理解  這些人不也是為了餬一口飯吃嗎?

 

講到剝皮寮老街  我想不用多說  大家都知道 他在萬華 也是當年的艋舺

不用我多敘述  大家也可以想像 當初在萬華的繁華中 多少人在那餬一口飯吃的榮景

而讓我感動的是  當我踏入這磚牆的老舊建築

我看不到太多商業化的破壞 沒有了那些大同小異的商店

只看到有心人在維護這凋零的過往

儘管  我看得出來 很多東西都是新做的  但也想像得到

當歷史被散落在那些餬一口飯的人家的相簿中  記憶中

甚至當萬華沒落 家當在人們搬家 都市更新中 所有東西被搬空

在維護後的現在 僅留空蕩蕩 整理過的建築

我能夠理解  要重建剝皮寮的歷史 有多困難 

所以 我不怪 在老街的規劃中  為了添加內容

把甚麼科舉考試  小學教室 都搞在一起的怪異

我也不怪  明明該是澡堂的建築 只剩下空蕩蕩的房間

在看過那麼多商業化的老街後

到了萬華剝皮寮  我能夠盡情地享受 那屬於過往的氛圍

是的 在這 看著磚牆式的窗櫺 

在我眼中出現了那段歲月的畫面

來往街道有人拉著三輪車

有人在自己的小攤販中喲喝著

穿著旗袍的仕女 與西裝的男士 對比著穿著粗布汗衫的工作者

在大樹下 有多少小孩 圍繞著 跑著跳著 

穿著細碎花布的婦女或是照顧小孩  或是和身旁的三姑六婆聊著天

人們 認真的生活著

古往今來  人生 不就是都在餬口飯嗎?

因此 我誠心感謝  有人能給我一個讓我安靜懷古的空間

對我而言 真的 老街 能讓我拍一張好照片就已足夠

下面 欣賞照片吧

剝皮寮 剝皮寮一隅 中藥鋪 中藥鋪 元宵節? 懷舊的小學課桌椅 三輪車 剝皮寮內的樓梯 電影艋舺場景 艋舺場景 艋舺場景 艋舺場景 窗子 粉筆彩繪的磚牆 粉筆彩繪的磚牆 粉筆彩繪的磚牆 唯一殘留的事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 小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